找到相关内容273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大相国寺法语(1)

    种种境界来折磨你,使你受苦,成身体的疾病,精神上的打击磨难,这些磨难会刺激你,使你体悟到娑婆人生的苦,而志求出,你必须跳越过这些障碍,越过人身的种种劫难,才能得到清净安乐,成就净业。世俗人得富貴的,...众生要能自度(依教修行),然后才能得到佛度。但众生贪恋火宅,不求出,这样并不是佛的法力不足,而是众生的业力太重!如果不分善恶而统统度尽,那是违背因果的不平之等,佛不为也。  所谓“怨亲平等”,是佛对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0352109.html
  • 浅析六朝汉译佛典偈颂之文学特色(1)

    求出。亲多仆役众,庄源何丰裕;此园曾迷人,一切皆舍弃。财产全抛弃,虔诚离世俗。皈佛守教戒,求空不求欲。……”以上所引皆见邓殿臣译《长老尼?长老尼偈》,北京:中国社会科学,1997年8月第一版。  页...智者应观,若解了者,能生死。”(《大正》13?654b)。有时为九句(奇数句),例如孙吴支谦所译《义足经》中,有九句为一首的四言偈颂:“不用是宝,取可自给。最后说偈,意远欲乐。家母大王,身赢老年;念欲...

    王晴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31952382.html
  • 十三祖生平与净土思想

    汲汲以求出生死险道的路途。故而一闻净宗法门,一往情深,专注 期生西方胜妙净土,永享常乐我净的妙乐。远公的这种心路历程,亦成为莲社 的精神理念而得到123名莲友的高度认同。这个理念充分体现在刘遗民领命...盛,威神莫测。   远公一生德业隆盛,声誉环字。许多外国僧人都说中国有大乘高僧,经常 焚香礼拜,钦仰庐山。远公本迹,吾人难以测度,然其威神妙用之事相,亦足 以感发人心。   远公率众初抵庐山时,住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14353240.html
  • 关于喜舍行愿门

    此情此景你一定会感悟到生命危脆、世间苦空无常,浊恶世间八苦焦煎,当勤求出之心啊!   问:从来听说,扶危济困、救助孤寡只是世间善法,所获只是人天福报,有漏有为,而并非行菩萨道啊!作为法师,你应...教重于利生,所有显密法旨在觉他。是故,喜舍行愿门者,乃畅我佛如来出世利生一大事因缘也。禅教律密诸法如果不修慈悲济世利生之行,如何能够断惑证真、出三界、了生脱死、直至证得无上菩提呢?   问:您一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53254005.html
  • 印顺导师止观开示之特色── 吕胜强 美东同净兰若

    由无常而观无我,由无我而到涅槃,为修行的次第过程。如经中常说:厌、离欲、解脱,这即是依三法印修行的次第。观诸行无常,即能厌患世间而求出;能厌苦,即能通达无我,无我我所执,即一切爱欲;离欲即一切... 五欲五盖   1、调身:身体要平稳正直,舒适安和,不得随便动摇,也不使身体有紧张积压的感觉。闭目,闭口,舌抵上颚,也不可用力。(《成佛之道》p.116)   2、调息:呼吸,要使之渐细渐长,...

    吕胜强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91654795.html
  • 寺庙中佛像的真实含义造像的意义(2)

    烦恼、出生死、出三界六道呀!出家也有四种:第一,心出身不出。第二,身出心不出。第三,身心都出。第四,身心都不出。我们明白家的真实含义,一心求出,一心接受佛菩萨对我们的谆谆教导,而且能够真正落实在自己的...已经习惯生活在这个剧苦的环境里,不能觉悟,不知道自己苦,这是经上常讲的“可怜愍者”。真正觉悟的人,知道人生苦、六道苦、轮回苦,积极求出这个苦境界。不用说前来寺院烧香的那些香客,即使大多数的学佛人,他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61756115.html
  • 云山法会录

    身还造业。从心起境。境复生心。轇轕缠绵。无由得出。华严经云。此诸凡夫。愚痴无智。甚为可愍。有无数身。已灭。今灭。当灭。如是尽灭。不能于身而生厌想。转更增长机关苦事。随生死流。不能还反。于诸蕴宅不求出...深生愍念。乘愿出现。华严经云。尔时世尊以无障碍清净智眼。普观法界众生。皆具有如来智慧德相。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。若离妄想。一切智。自然智。无碍智。即得现前。我当教以圣道。令妄想。于自身中。得见如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20556292.html
  • 澈见本心问答集(5)

    欲求,如求成佛、求往生净土、求出生死入涅槃、求苦得乐、求我我所、求福慧、求菩萨诸地渐次增上、求……。   (四)了义之教,直示众生见自本心、悟自本性,即知众生本来成佛,即心是净土,本自涅槃,寂灭为...,而于菩萨行中,是最能堪验是否真正契会“无我”。不知您的看法为何?  答:无我是佛性本然面貌,故法界亦无我,但亦非对有我而说无我,是意识分别之“无我”,非修而得,故无我本来不是断灭。佛菩萨但为执我...

    吴耀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3856674.html
  • 佛乘金刚密印观音禅论——重说《六祖坛经》(1)

    。说毕便去。   祖一日唤诸门人告曰:吾向汝说,生死事大,无常迅速。汝等终日,不悟人生是苦,如少水鱼,只求福田,不知修道,不求出生死苦海。自心若迷,福何可救。汝等各去,各作一偈,来呈吾看。若悟佛乘,...为度末法,吾今宣说,诸佛如来微妙本心,法印印心,自成佛道:   因地下种,如影随形,随缘即发,无可把握,悟解诸行无常。   明心是佛,念念觉悟,修善止恶,处处除我,证悟诸法无我。   无我解脱,苦得...

    陈 智 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62157055.html
  • 印顺导师对变质禅法之批判及对禅宗之肯定

    心法,故自许位列大乘中的最上乘佛教。然而细考其修行作略:如说‘大事未明,如丧考妣’,显然重于自了,急求出。虽说无处不可参禅,然其行迹常至之处,多为山边林下;丛林禅堂开辟之所,多属人烟稀少之山林道场。...萨婆多部说执境是空,而现前的外境不空;或如唯识说似离识现的境是空,不于心的内境不空;或如真常者则说妄心也空而清净本体不空。无论空义再怎么逐渐广大,但总觉有一不空者在,依实立假,依不空以立空。[2] ...

    释性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33357495.html